缺乏合理的长期培养计划,阿根廷挥霍了一代人的才华

2018-07-17

缺乏合理的长期培养计划,阿根廷挥霍了一代人的才华

拥有梅西、迪马利亚、阿圭罗等优秀球员的阿根廷,这些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的期待,但他们始终没有能够在国际大赛中达到人们的期望。随着这帮球员进入“三字头俱乐部”,看起来这一代人的才华已被挥霍。那么阿根廷为啥会出现真的情况呢?thesefootballtimes.co作者Nick Fitzgerald就从青训培养计划、心态以及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今夏世界杯,阿根廷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法国淘汰,梅西孤独地站在那里,是如此孤独。或许,这届世界杯上,没有比这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了。那一秒被定格,那一秒似乎成为了梅西这位时代标志在世界杯这个大舞台上的最后一秒。那一秒似乎完成了一个“后浪推前浪”的过程,年轻的法国攻击手姆巴佩用绚丽的方式,在世界杯这样一个舞台上征服了全世界球迷。

虽然这样的言论无疑是夸张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待到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时候,走上奔四路上的梅西或许就不再是最强大的存在,那个时候的他,更可能是一个壮心不已的老骥。正因如此,这样一个瞬间对于整个阿根廷足球来说,有着更加广泛的意义。

当31岁的梅西、30岁的迪马利亚、30岁的阿圭罗,落寞地离开喀山球场,我们很难不去感叹,潘帕斯这令人骄傲、令人遗憾的一代,在世界杯的舞台上走到了终点。

这一代潘帕斯雄鹰的成绩是令人震惊的,尽管他们的锋线配置相当豪华。除了梅西、迪马利亚、阿圭罗之外,还有伊瓜因、迪巴拉、拉维奇、伊卡尔迪、特维斯、迭戈-米利托、帕斯托雷这些优秀球员,但他们自1993年以来,只不过收获了奥运会金牌。

诚然,这些年来,阿根廷的表现并非不堪入目,他们曾四年里三度杀入决赛——这样的表现,并没有多少国家能够做到——但我们真的很难理解:这一代潘帕斯雄鹰能够,也理应取得更多的成就。如果这一代被广泛关注的球员真的走向了终点,阿根廷足球将会更令人担忧:似乎还没有人做好准备,带领阿根廷继续飞翔。

取代梅西,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如今的阿根廷,更让我们担忧的是,似乎我们无处寻觅下一个马斯切拉诺,甚至是下一个奥塔门迪。阿根廷的年轻球员们曾是潘帕斯骄傲和欢乐的资本,但近些年来,潘帕斯草原上真的很难觅得翱翔的雄鹰,那些扑腾着想要起飞的幼崽们,似乎并不适合接过这样的重任。

从1995年到2007年,在如今执教哥伦比亚国家队的佩克尔曼的带领下,阿根廷在7届U20世界杯中夺得了5次冠军。而在那之后的11里,他们一次止步四分之一决赛,两次首轮出局,两次未能晋级。这样的反差是非常明显的,与其选择相信这只不过是阿根廷在渡劫,不如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例证,说明阿根廷年轻球员的发展,正在以一种惊人的方式衰退。

这种衰退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阿根廷的足球批评家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缺乏长远的目光。

英足总一直在强调“足球DNA”,强调“一致性”,而他们最终在今夏世界杯上证实了,他们的坚持,是能够看到效果的。平心而论,想要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取得成功,这样的足球青训哲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过去十年,西班牙和德国都曾经历了“穷则思变”的过程,他们设计和实施一系列长期战略,一种贯穿青年队和成年队的长期战术策略。然而当年的英足总觉得从青年队到成年队,“唯一的改变就是球衣的尺寸”——这真是一种令人尴尬的言论。

这种长期培养计划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就是为什么仅有33万人口的冰岛能够杀入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比意大利、荷兰等传统足球强国更有资格杀入世界杯的原因。

终于,英足总注意到了长期培养计划的重要性,并且从西班牙和德国的方法中吸取经验,在各级别梯队中实施统一化的培训。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令人发笑的“专有名词”出现,但如今英格兰已经开始收获回报。在三狮军团夺得今夏世界杯殿军之前,他们的U17/U19/U20青年军们,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那么,阿根廷什么时候才能够制定长期计划?在《卫报》近期撰写的一篇文章中,阿根廷名宿豪尔赫-巴尔达诺写道:“我们的资金、组织能力和视野总是有所欠缺——而且,我们活在骄傲自大之中,我们活在足球强国地位的阴影之下,显得过于自信了。”

2002年世界杯之后,蒂姆-威克瑞(知名足球评论)也用过类似的措辞谈及巴西足球。他表示巴西已经开始“相信自己关于天赋异禀的神话。”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自满也是阿根廷走向衰落的一个因素。在阿根廷青年队的黄金时代结束之际,阿根廷足协将自己的目光从足球本身上移开,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培养幼鹰的事情也可以缓缓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根廷足协这样的自满,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梅西在2005年的U20世界杯上同时斩获金球奖和金靴奖,而他的队友还包括萨巴莱塔、加戈、埃兹奎尔-加雷和阿圭罗,所以人们在当时真的很容易相信,阿根廷将开启制霸世界足坛的大门。

那段时间里,资源和注意力从培养平衡的、有竞争力的青年团队中转移出来,投入到了大量进攻人才的“变现”之上——这是极具争议的做法。同时,这也就是阿根廷足球经济危机的重要意义所在。这个国家的顶级球队并不享受英超(或者是西甲、意甲、德甲)所提供的财富,他们主要依靠向欧洲球队出售年轻球员来获得生存的资本。

这本身其实并非是什么特别巨大的问题——大多数南美国家也都是这么的,没有一个国家的财富能够与欧洲的竞争对手相比——但阿根廷的问题在于,他们集中精力去培养进攻端的人才。正如罗里-史密斯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中所写道的那样:“……精力被全部投放在了进攻端,而不是培育防守球员的艰苦工作之中。”

这使得阿根廷在罗里-史密斯看来“几乎是滑稽的头重脚轻”,而这也意味着,在今夏世界杯上,阿圭罗、伊瓜因和迪巴拉这样的优秀球员枯坐替补席,而罗霍、梅尔卡多这样姿色普通的后卫却是阿根廷阵中无可取代的首发球员。

归根到底,阿根廷在过去10年里所面临的经济动荡意味着,长期的足球培养计划是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的奢侈品。所有决策都是围绕短期财务目标来考虑的,他们在决策的过程中牺牲了长期目标。

然而,厄运和黑暗也会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很多足球评论家认为,阿根廷足协目前正在回归佩克尔曼时代的一些原则。阿根廷任命贝隆为青年军的统帅,而有迹象表明,青年队和成年队之间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整合。

此外,长期受到贪腐、管理不善和组织无序困扰的阿根廷足协,目前似乎也正走在救赎之路上。许多人认为,过去的错误已经被封存在历史之中。潘帕斯还拥有一些天赋出众的球员,比如克里斯蒂安-帕文,以及近期加盟国际米兰的劳塔罗-马丁内斯,优秀的年轻球员还在不断涌现。

当然,人们的思维仍旧会回到梅西、迪马利亚和阿圭罗身上,他们认为这一代潘帕斯雄鹰浪费了太多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才华被挥霍掉的一代。